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与卫生有关节日 > 全国爱耳日
编号:12003061
负面情绪会损害听力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6日 京华时报 2011.03.06
负面情绪会损害听力

     负面情绪会损害听力

    华盖创意

    3月3日是第十二个全国“爱耳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提醒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听力健康,因为就在我们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听力可能正在悄悄地受到损害。那么,究竟是“谁”在偷走我们的听力健康呢?

    压力大当心突发性耳聋

    日前,在京城某公司任经理的魏先生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听不见了。心慌意乱的魏先生等待了一个小时发现自己仍处于无声世界后,匆匆赶往医院,结果被确诊为突发性耳聋。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医师夏寅指出,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多在晚间或晨起时发病,数小时后发觉突然听力下降。约有1/3患者的听力在1到2周内可逐渐恢复,如一个月后听力仍不恢复,多遗留永久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专家分析,像魏先生这样的患者,很可能和他近期工作压力加大有关。目前突聋的发病有日益增加的趋势,而且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
, 百拇医药
    除了过大的压力外,专家指出,生气、愤怒、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以及病毒感染、内耳血管病变、疲劳、饮酒、失眠、妊娠和环境气压温度改变等,喷嚏、擤鼻、呕吐、排便、大笑等或潜水造成的内耳窗膜破裂,也都可能突然“偷走”你的听力,让你成为突发性耳聋患者。

    常用耳塞可致听力下降

    除了突聋外,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也在悄然危害着听力健康,如戴着耳塞听音乐,或长时间在电脑边戴耳塞上网,开车时长时间戴着耳塞接听电话。

    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道行介绍,长期使用耳塞,会引起听力下降,对身体的健康有一定的损害。医学研究证明,耳朵的安全音响分贝为85分贝,超过85分贝的音量会造成耳朵听觉神经的损害。很多时候,人们在用耳塞的时候外界环境嘈杂,为了听清楚,人会不自觉地将音量调大。耳朵长时间接触强烈的音响,就会出现“耳塞综合征”,表现为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严重者可造成耳鸣、听力下降。
, 百拇医药
    专家提醒,要减少使用耳塞的时间,走路或乘车时使用耳塞的时间每天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音量不可过大,以听些轻音乐或古典音乐为宜。当发现听力有所减退或经常出现头晕、耳鸣、厌食等,要引起重视,应立即停止使用耳塞收听,马上去正规医院的专科进行检查。

    掏耳朵可致神经性耳聋

    掏耳朵是很多人都有的小习惯,甚至有人对此“上瘾”,不但给自己掏耳朵还要给别人帮忙。然而专家指出,这种看似讲卫生的行为,其实很没必要,而且还可能损害我们的听力。

    夏寅指出,耳屎其实可以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有抑菌、杀菌功效;还可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入外耳道,保护鼓膜,耵聍会缓慢地自动排出。而且,去除这层耳朵“保护膜”的掏耳朵行为,还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如有的患者就是掏耳朵时被器具或用力不慎导致外耳道损伤甚至出血,有的导致外耳道皮肤甚至鼓膜损失,严重的还会刺伤鼓膜。鼓膜刺破后,如果感染形成化脓性中耳炎,还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伤及内耳,还可能引起神经性耳聋。
, http://www.100md.com
    中耳炎会导致听力下降

    中耳炎等耳部疾病也是导致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提醒,预防中耳炎要注意清洁卫生。如游泳时要避免呛水、耳朵进水,否则可能引发中耳炎。一旦出现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早治疗,如果鼻涕比较多,擤鼻涕时不要太用力,最好采取一侧擤的方法,以防鼻涕进入鼓室引起感染,导致中耳炎。

    此外,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广谱抗生素都属于耳毒性抗生素。不过,由于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有了提高,近年来许多大医院开始使用对听力无损害的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因此由耳毒性抗生素引起的耳聋逐渐减少。

    (杨凤立)

    
, http://www.100md.com
    听力初筛未通过不一定听力有问题

    手机尾号8366的读者:我孩子刚出生时,做的听力筛查没有过。是听力有问题吗?请问该怎么办?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亓贝尔:宝宝没有通过听力筛查,并不是说宝宝的听力一定有问题,因为导致初筛或复筛没有通过的原因很多,如孩子外耳道内存留有胎脂、羊水、分泌物;中耳腔有积液;宝宝不安静、爱动;环境噪声大。另外,耳蜗毛细胞损害、蜗神经损害等都会使筛查通不过。前面的几个原因,通过复筛或听力诊断可以排除。耳蜗毛细胞或蜗神经损害则需要通过精细的听力和其他检查,才能确认听力损失的轻重、性质及其原因。

    因此,建议您按医生的指示进行复筛、转诊和干预治疗。如果是初筛没有通过,要按时到指定地点复筛。如果是复筛没有通过,则要按时转诊到指定机构进行听力诊断。 (杨凤立)
, 百拇医药
    

    0-6岁儿童免费体检继续开展 4岁后每半年都需查视力

    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通知,2011年具有北京市户籍的6岁以下儿童免费健康体检项目将继续开展,同时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包括常住北京的非京籍适龄儿童。

    专家指出,0-6岁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一些在生活中易被忽视的儿童疾病(如弱视、脊柱侧弯等)通过体检都可以发现,而这些问题的治疗必须在低龄期进行。专家同时强调,家长应了解孩子每个阶段检查的重点。

    体格口腔听力内科必检

    专家指出,有一些项目每次体检时都必须检查,如体格测量。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刘兆秋指出,体格测量就是检查孩子的身高(身长)、体重,以此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孩子的营养状况。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在家经常为孩子测量身高体重,去体检时就没必要再检查了。刘兆秋表示,孩子在0-6岁时生长发育较快,适时检查可以帮助保健人员对孩子的体格进行前后对比,做出评价,衡量孩子的营养状况。
, http://www.100md.com
    口腔检查、听力检查和内科检查也是0-6岁儿童每次体检必检的项目。刘兆秋介绍,及时的口腔检查可以有效帮助孩子防龋齿、牙龈炎和错颌畸形。对于婴幼儿来说,口腔检查还可以判断孩子出牙的情况。听力筛查的重点为3岁以前的婴幼儿,尤其是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的婴幼儿。新生儿在出生48小时以后,要接受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42天左右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确诊为听力损伤的患儿应及时到医院的专科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

    另外,内科检查就是观察孩子的心肝脾肺肾功能是否正常,主要是听心率、腹部压痛等。

    智力筛查时间因人而异

    关注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同样重要。刘兆秋介绍,对孩子进行智力筛查的时间因人而异。据介绍,0-6岁儿童的智力检查包括儿童常规智力筛查和高危儿智力监测两方面。儿童常规智力筛查是在儿童定期体检过程中,在8~12月龄时进行一次智力测查。但是如果是高危新生儿,应在儿童定期体检中监测2-4次,建议监测时间:第一次:4-5个月;第二次:8-9个月;第三次:1岁-1岁半;第四次:2岁-2岁半。
, http://www.100md.com
    专家指出,对高危新生儿进行智力监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便早期干预,使这些孩子的智力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视力四岁后半年查一次

    北京市卫生局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在去年全市体检的447436名0-6岁户籍儿童中,4-6岁视力低常儿童11463人。

    刘兆秋指出,孩子满四周岁以后就可以开始定期检查视力了。北大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李明武也表示,三四岁的幼儿视力还没有发育完全,是儿童眼病治疗的最佳时期。有些家长平时忽视了孩子的眼病,等察觉后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建议家长半年或者一年给孩子检查一次眼睛,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因此,家长应教会小孩认视力表,每半年至少检查视力一次。

    添加辅食后需关注微量元素血红蛋白

    在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数据中,0-6岁儿童常见的疾病还包括贫血。刘兆秋指出,孩子满6个月以后,每年一次的大体检一定要做一次血红蛋白测定,以此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贫血。
, http://www.100md.com
    婴幼儿时期,佝偻病也是需要预防的重点。刘兆秋表示,孩子满8个月后,家长可为孩子做一次微量元素检测,以了解孩子辅食添加的状况,以免孩子出现营养素缺乏的情况。

    >>小贴士

    何为高危新生儿

    高危儿主要是:1.早产儿(胎龄<37周);2.足月小样儿(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克);3.多胎儿(双胎及以上);4.过期产儿(胎龄≥42周);5.产伤;6.窒息(包括缺氧缺血性脑病,HIE);7.颅内出血;8.新生儿惊厥;9.病理性黄疸;10.新生儿期严重感染;11.先天畸形并影响生活能力者(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12.母孕期病毒感染;13.妊高症;14.高龄初产;15.父母智力低下。

    本报记者朱瑞娟

    
, 百拇医药
    耳边“蛐蛐叫” 速去查听力

    读者李先生:我今年七十多,最近三个月来,一直听到周围响满蛐蛐的叫声,就是把耳朵堵上也能听到,除非睡着了叫声才消失。但我的听力还不错,并不影响我听其它声音。请问医生: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科医师陈剑:根据您的描述,您可能是患了神经性耳鸣。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大都会有听力损失,这种损失通常是对称发生的,如果不对称即两耳的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也可能会引起耳鸣的症状。

    因此,建议您先到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一下听力,如果听力正常,还需到神经内科进行相关检查。出现这种耳鸣症状在两个月或半年内治疗时间最佳,因此建议您尽快就诊。(李锐)

    , http://www.100md.com